今天是此趟在土耳其的最後一天,行程仍是圍繞在伊斯坦堡。
多瑪巴切皇宮(Dolmabahçe Palace, 土耳其語:Dolmabahçe Sarayı),是土耳其伊斯坦堡的一座宮殿,在博斯普魯斯海峽的歐洲海岸邊。它是奧斯曼帝國從1856年至1889年,以及1909年至1922年的主要行政中心。
伊斯坦堡(土耳其語:İstanbul)是土耳其最大城市和港口,也是土耳其的文化、經濟和金融中心,歷史上稱之為拜占庭和君士坦丁堡。位於土耳其西北部,地跨博斯普魯斯海峽的兩岸,分別為歐洲部分(色雷斯,看過斯巴達克斯的人應該對這個地名不陌生,主角的原居住地)和亞洲部分(安納托利亞),而歐洲部分又由天然港口金角灣分為南部的舊城和北部的新城,是世界上唯一地跨兩個大洲的大都市。
伊斯坦堡曾經是羅馬帝國(330–395)、拜占庭帝國(395–1204,1261–1453)、拉丁帝國(1204–1261)、鄂圖曼帝國(1453–1922)與土耳其共和國建國初期的首都,至土耳其獨立戰爭期間遷都至安卡拉。該市的歷史城區在1985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遺產
在對波斯人的戰事失利後,鄂圖曼帝國蘇丹艾哈邁德一世決定要在伊斯坦堡建造一座大型清真寺以安撫阿拉。這是第一所四十年以上的帝國清真寺。以往的蘇丹都以戰利品來承擔建築費用,但艾哈邁德一世在位時並沒有贏取一些重要的勝利,不得不從國庫裡調用資金興建,卻引起了阿訇(伊斯蘭教教師)的憤怒。
蘇丹艾哈邁德清真寺建在君士坦丁堡大皇宮(Great Palace of Constantinople)上,與聖索菲亞大教堂(當時伊斯坦堡最受崇敬的清真寺)及具象徵性的君士坦丁堡競技場(Hippodrome of Constantinople)相對。清真寺南部的大部分建築都利用了大皇宮的根基、穹頂及圓頂地下室。
清真寺的建築工程始於1609年8月,由蘇丹親自主持動土儀式,艾哈邁德一世有意讓蘇丹艾哈邁德清真寺成為他的第一個帝國清真寺。開幕典禮舉行在1617年,蘇丹可以在皇家包廂內祈禱。蘇丹艾哈邁德清真寺在艾哈邁德一世統治後期仍未完工,直至穆斯塔法一世時。蘇丹艾哈邁德清真寺是世上最令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古蹟之一,可與聖索菲亞大教堂媲美。
艾菲索斯(Ephesus)土耳其名字為Efes,是土耳其最有觀光價值的古城,也是目前世上保存的最好也最大的希臘羅馬古蹟城。艾菲索斯是約有9000人口的Selcuk城市的一部分,因為有從希臘文化時代一直到羅馬繁榮時代的古都市遺跡,所以成為土耳其最有觀光價值的地方。阿爾特米斯神殿名列古世界7大奇景,這座城是埃及豔后拜訪安東尼讓古羅馬人驚豔的地方,也曾富裕到在公元前400年就有街燈!
帕姆卡雷Pamukkale就是棉堡,土語的「Pamuk」意指棉花,「kale」則是城堡的意思。羅馬時代這裡湧出大量溫泉,溫泉含有石灰成分,經過長久歲月的沈積,在山坡地上形成宛如梯田的石灰池,西元1988年被列為教科文綜合遺產。
這次來看到的棉堡景色大不如來之前在網路作功課時所看過的照片,感覺水又再更少了。
安塔利亞 (Antalya)位在地中海沿岸的據說在德國的名氣不亞於伊斯坦堡。土耳其的地中海沿岸是德國人眼中的碧藍海岸,有著可以把人曬傷的陽光,設備新穎的度假村,平民合理的價錢。許多德國人每年夏天都會一窩蜂的飛到這裡來度假。
舊港 - 羅馬港灣(Roman Harbour)出海遊港灣,有圖有證據這邊的海真的有夠藍,海面非常平靜無浪。
這是待在卡帕多西亞的第二個早上,今天的天氣比起昨天真是好了很多,可惜的是坐熱氣球的行程並不是排在今天,早上用過早餐,正在飯店門口散步時,身後飛來了一個又一個的熱氣球,立馬拿起相機猛拍
卡帕多西亞這個名字是其強大的鄰居波斯人起的。在同時期的希臘語文獻中,卡帕多西亞人被稱做「敘利亞人」或「白敘利亞人」。卡帕多細亞地區是一個熱門的旅遊目的地,因其有許多獨特的地理、歷史和文化特色區域。西南的主要城市開塞利開通有到土耳其主要城市安卡拉和伊斯坦堡的航空和鐵路服務。卡帕多西亞最重要的旅遊城市和目的地有:尤爾基普哥樂,Ihlara谷,Selime,Guzelyurt,烏其希薩爾,阿瓦諾斯和Zelve。其中值得看的是地下城德林庫尤,依馬克勒,Gaziemir和Ozkanak。複雜的岩石教堂里具有高超的壁畫和石刻,可以追溯到公元9世紀到11世紀。熱氣球飛行在卡帕多西亞也非常流行。
第一站 安卡拉碉堡
安卡拉碉堡屬於舊城的中心。最早由迦拉太人(Galatians)建築,由羅馬帝國最後建成。這一帶是安卡拉最古老的地區,城牆內有很多土耳其古老建築,現已經修復,並得到保護。城牆內街道很窄,路面由磚石鋪就,城內一些大的建築已改成傳統的土耳其餐館,供應著正宗的土耳其傳統料理;登上向著城門的小山崗,可以看到有很多賣香料,辣椒,乾果等食材的小販,穿梭其中,別有一番樂趣。
番紅花城(Safranbolu)是位於土耳其安納托利亞中部的城鎮,離首都安卡拉約兩百公里。老城區的鄂圖曼時期的房屋和建築都被完整的保留下來,包括私人博物館、清真寺、墓園、歷史噴泉、土耳其浴、鐘塔、日晷以及數以百計的房屋,整修後在1994年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遺產名錄。番紅花城佔地面積約1000平方公里,海拔485公尺。 城鎮名稱源自於番紅花以及希臘文polis(城邦)。番紅花城在17世紀時期是番紅花的貿易以及種植中心,至今番紅花仍在番紅花城以東22公里的村落種植。
心經簡林是全球最大戶外的木刻佛經群,位於香港大嶼山木魚山東麓,鄰近昂坪,背山面海,環境幽靜。竹林由38條花梨木柱組成,當中37條刻有《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天壇大佛是一座位於香港大嶼山寶蓮寺前木魚峰上的釋迦牟尼佛像,座落於海拔520米的昂坪。天壇大佛由中國航天科技部設計和製作,佛像坐在268級的石階上,由202塊銅片組成,高26.4米,連蓮花座及基座總高約34米,重250公噸,坐於3層祭壇上,耗資超過6000萬港元,是世界上第二大的戶外青銅座佛,僅次於臺灣高雄佛光大佛。天壇大佛於1990年動工,1993年12月29日(農曆十一月十七日)佛家阿彌陀誕辰日開光。現在是香港著名的旅遊景點之一。
大澳文物酒店前身為大澳警署,位於香港大嶼山大澳石仔埗街渡輪碼頭旁的小丘上,於1902年建造,1961年至1962年增建宿舍,1996年改為警崗;大澳警署於1996年12月關閉。及後警署被改建為酒店用途,並於2012年2月27日開幕。
大澳文物酒店是以社會企業模式經營,30多個員工,有半數是居住在大澳或大嶼山。
大澳位於香港新界大嶼山西部,是香港現存最著名的漁村,村落部分位處大澳島上。
大澳有「東方威尼斯」的美譽。大澳位處離島上,遠離煩囂的市區,較少受到都市化的影響,所以仍舊保留早期香港的漁村風貌。大澳風景秀麗盎然,水道上的高架屋──棚屋,是漁民的居所。河、涌有秩序地穿插於一排排的古老棚屋建築群,烘托出獨特的漁鄉風情。
大澳傳統的鹹魚、蝦醬和魚肚遠近馳名。踏足大澳,遊客會感受到濃烈的海味味道。大澳和大嶼山本島之間曾建有橫水渡,亦是大澳特色之一,但現已被淘汰
雖然不是沒看過,但是這是觀光客的必經行程
所以我們又來到星光大道觀賞幻彩詠香江
藍屋原址曾是一所醫院,樓高兩層於1872年政府差餉徵收冊中名為「華佗醫院」(亦稱為「灣仔街坊醫院」)。1886年關閉後變為用作供奉「神醫華陀」的廟宇。
1920年代拆卸後興建現在四層高建築,於1922年建成,樓梯間的牆壁、單位內的窗戶同樣由木材製造,而露台部分則採用鋼筋水泥建造,是香港少數餘下有露台建築的唐樓。72號地下為「華佗廟」,1950年代為黃飛鴻徒弟林世榮姪兒林祖開設的武館取代,至1960年代林祖的武館再改為其兒子林鎮顯的醫館。[2]72號一樓曾開辦專為街坊子弟提供免費教育的「鏡涵義學」,而二樓及三樓則是戰前灣仔唯一英文學校「一中書院」的校址。72號A地下是「廣和號」雜貨店和74號地下是「聯興酒莊」,約在80年代結業。74號二樓曾經是「鮮魚商會」的會址,而同座三樓則為商會的會議室。74號A地下原本是雜貨店,戰後改為住宅。
1990年代,香港政府為藍屋外牆髹上油漆時,因物料庫只剩下水務署常用的藍色油漆,整座藍屋便髹成藍色
小賭怡情
小贏五塊
黃大仙祠,全稱赤松黃大仙祠或嗇色園黃大仙祠,是香港的一座著名廟宇,位於九龍東黃大仙,佔地約18,000平方米,由非牟利慈善團體嗇色園管理。廟宇主要供奉東晉時南中國道教著名神祇黃初平,另亦有供奉儒、釋兩教的神祇如孔子、觀音等,故三教融合為香港黃大仙祠一大特色。該建築被列作香港一級歷史建築,同時是香港第一家獲香港政府批准舉辦道教儀式婚禮及簽發結婚證書的道教廟宇。
下大夜然後衝香港,然後爬上一座名為青欣的小山
真是苦煞我也~
人老真的要服老了,以後還是別這樣玩為好
不過從這座小山望向青馬大橋,真是夕拍的好位置
拍了幾張滿喜歡的照片,也不枉我辛苦的爬了快一小時
馬灣是香港新界的一個島嶼,位於大嶼山及青衣之間。
行政上屬於荃灣區。馬灣面積為0.96平方公里。
馬灣的東西兩面分別由兩道海峽隔開。
東為馬灣海峽,西為汲水門。
馬灣的北面的對岸為新界的深井。
馬灣光明面 - 珀麗灣
刃材:日本VG-1 San Mai III®
柄材: Kraton
產地: 日本
全長: 33.97 cm
刃長: 20.9 cm
刃厚: 0.47 cm
重量: 240.97 g
刀鞘: Kydex
以德國手工錶STOWA做為我們的十週年紀年錶
我覺得非常符合我倆的性格,低調且穩重內斂。
右:Marine Original matte white roman numerals (機芯ETA 6498)
左:Antea small second silver (機芯ETA 7701)
呼~ 時間快得好快~ 明天就得要回台灣了
最後一天的行程是逛鎌倉跟江之島
不久前在飯店附近發現這間有趣的房子
可惜都是雨天沒機會來拍~ 趁今天拍照留個紀念
呼呼~ 昨天在台場似乎把這趟的雨都下完了
今天準備到富士五湖的河口湖去
天氣似乎好到不能再好了
前一天下的雨到今天早上依然沒有想要停止的感覺
早上的築地之行,腳根本是泡在水裡的
前一天明明是個好天氣
今天就是陰雨綿綿的一整天
看來今天一整天就只能在吃吃喝喝中度過啦
其實這趟來關東 櫻花已經開始謝了
本來預計三月底花會盛開 沒想到今年天氣多變
來之前半個月天氣開始轉熱 櫻花早了半個月開
我們抵達時已經開始櫻吹雪了
NTT的代代木大樓與新宿御苑裡的櫻花真是拍照絕配
第二天預計要到東京大學的校園裡參觀
這間我想我跟蕙考十輩子都上不了的學校
是應該來看看
陰雨綿綿的第一天 早上七點半飛機 飛了兩個半小時
加上時差是快一個小時 到日本的時間已經快接近中午了
由於是第一次到關東 人生地不熟的 行李放到飯店
出發到第一站千鳥之淵已經下午快三點了
今天是我跟阿呆蕙的十週年紀念日耶
說真的兩個人在南部也吃到不知道該吃什麼了
趁今天在雲林嘉義一帶亂晃
便來到了這間在嘉義也算有名,專賣台灣牛的食堂了
生活在台南已經四五年了
台南的牛墟,總是能讓我這愛吃牛肉的人大飽口福
而嘉義離台南也滿近的,不曉得這邊的牛是不是也來自台南呢
這裡是阿蕙的老家
我自然也不會是第一次拜訪
只是之前來都沒有好好的細細的觀賞
這次過年蕙媽來這參拜
我是對拜拜沒什麼興趣 趁著虔誠的蕙媽拜拜的同時
我也能慢慢的來品味這座有三百多年歷史的大廟
廟的本身不提 一間大廟該有的都有
雕刻壁畫我覺得都不是最吸引人的地方
另人感興趣的反倒是廟宇對面的公園
公園的佔地在外面看來並不是挺大
但是一旦進去 如不走快 一個小時應該是走不出來的
真要說
我覺得它定是台灣(至少我去過的景點)空間利用率最高的地方
裡面層層疊疊 利用假山池塘總共劃分七十多個景點
讓人在其中如走迷宮一樣 雖然知道地方不大
卻也一時半刻走不完,不過其中有幾個捷徑可以讓你快速脫身
這倒不失為一貼心的設計
逛完鹿港離天黑還有一點時間
順路在到另一間貝殼廟逛逛
之前在三峽貝殼廟的功課時就已經知道
南部也有一間類似的廟 不過一直沒機會去
難得的九天連假當然要把握機會囉
也得以比較南北貝殼的差異
基本上路線一致 台北的稍微華麗一些
彰化的當然就樸實多囉
初五天氣那麼好,怎麼可以不出外走走呢
ya~途中有看到米可白耶~ 比電視上瘦好多喔
真難想像我這種胖子上電視會腫成怎樣
大年初三在家悶了三天
想說高雄新的景點都去給他晃晃
佛陀紀念館2011年底才完工
耗費九年時間,占地一百多公頃
本館前的菩提廣場前的成佛大道長約兩百多公尺
兩側有相同造型的寶塔共八座分別為:
一教、二眾、三好、四給、五和、六度、七誡、八道
通過大道,經過菩提廣場,佛光大佛設於主館後方,
通高一百零八公尺,像高五十公尺,
採用1,872公噸銅鐵建造而成,為世界最高銅構坐佛
愛河之心對於高雄人來說已經是一個老掉牙的點了
但對於不常在高雄的我來說去練習夜景的好去處
不然跑在遠我可能就會迷路惹
沒事做的初二
趴趴造第一站
最近新朋友Nikon D800E加入
有鑒於小弟我年紀漸長,國外旅行時怕是脖子無法負荷
開始作功課要來解決這個問題
脖子撐不住,那改換肩膀來背吧
上上mobile01及PTT看起來大家都推BlackRapid跟CarrySpeed
最後選CarrySpeed
是因為BlackRapid接相機的扣環及相機放置時不平而打消念頭
而CarrySpeed的Foldable Mounting Plate更因為有六個鎖雲台快拆板的螺絲孔而深得我心
小朋友們一起離家出走了只為了D800E
孩子們~
爸爸很快會再帶你們回來的
在此之前 要想我喔 啾咪 ^_<~
不過話說回來 D800E的握把深度居然沒有D300 的深
害我一握上去覺得這台機子怎麼那麼小
不過把玩一陣子後
深深感到這台機子的強大處 - 其實還真是有點重耶